前言
本篇是对 2022-08-22
到 2022-08-28
这周生活的记录与思考。
这周工作上终于有了些变化,进入了另一个很感兴趣也更有挑战性的项目,感觉可以把之前居家时候学的合约和底层链相关的都用上一点。周中有个挺亲近的同事离职了,比我早一周入职,我工作以来的第一个接口就是他教我写的,可能还没太习惯离别,有些感慨。
周末和推友 Homura 面基了,是个有趣&可爱的男孩子,聊了很多,有很多想法和爱好相近的地方,很开心的体验。大概因为之前不打网游也不怎么发社交媒体,自己好像不太会结识网友,也算是最近的一个小改变了(社恐康复治疗),也决定之后多出门拍照和让生活更丰富一些。
另外就是看了不少书,逐渐也在生活的正轨上了,很巧(或是隐隐有些倾向)的是这周在看的两本书和联想到的剧都是讲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与想法,引申了很多思考,关于有趣、平凡与自我。
另外还因为 Manjusaka 的一条推勾起了一些记忆以及对慈善和善意的一些思考。
没有色彩的 Yu 和他的巡礼之年
这个标题取自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很长又略些不知所云的名字。这本书是在和 Humura 面基的时候约在了书店,瞥到了他在看村上的『海边的卡夫卡』,突然想到之前想补一下村上的书。
之前看『1Q84』和『挪威的森林』这两部的时候就挺喜欢他的文风,感觉平实而有些娓娓道来的韵味,夹杂着一些充满想象力的比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杂文札记,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很多思考耐人寻味,看完后也有动力坚持跑了一个寒假的步。
北京的万圣书园外面很破败,甚至对着地图确认了好几遍才在旁边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找到入口,进去后四处都是书架,摆放算不上有序但也不缺美感,顺着同样在旁边的一个小角落里发现的入口拐了几个弯才发现文学区,“别有洞天”可能是最好的形容,很有趣的地方,也让我联想到了香港的很多旧书店。
一下就看到村上的书所在的书架,随意选了这本『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还顺便拿了一本『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看前者,不知所云的名字让人多了一丝好奇,下午的时光也是小说更容易打发,初读了几页,嗯,还是熟悉的味道。
尽管读得匆匆,看小说也没有太多记笔记的习惯,但还是记住了几个很有趣的点。首先就是对名字的释义与探究,父母为他取名时纠结于“多崎作”与“多崎创”,后来选了前者,仅需做到“制作”便好,不希望施以“创造”的压力,本已经有了不错的寓意,但因为他所在的小群体中其他四人以及后续结交的挚友的名字都巧合地包含了颜色词:“赤”、“青”、“黑”、“白”、“灰”,让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存在,连带着没有色彩的人生。
其实关于自己名字的埋怨常常有,『请回答 1988』里德善也有向父母埋怨自己的名字毫无特色,不如姐姐宝拉。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似乎自己的名字简短而没有特色,再加上也是几个大姓之一,常常在一个学校遇到不少同名的人,与之相伴的就是自己常常也需要额外努力才能留下更多记忆点。
虽然后续也和自己和解了,但似乎还总是感觉自己的生活与有趣已经无缘了。总是羡慕别人的有趣个性和经历,也常常在即使自己做得不错时也只是觉得在履行自己平凡人生的职责或是这些都并不属于自己,心理学有个症状定义叫“冒名顶替综合症”似乎很贴切地描述了这一点。之前看过一篇关于工程师素养的文章中提到过这一点:
而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长这种倾向似乎愈演愈烈,追寻有趣也成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执念,但即使是他人评论是个经历丰富或是有意思的人也总是将信将疑。书中描述的多崎作似乎也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其实又在做自己一直很感兴趣的车站建造工作,却依然觉得自己缺失了什么,就会将其归咎于自己的缺乏色彩。
人在各个阶段似乎总是会有抱团的倾向,而一旦依赖于一个群体又不免遭受来自关系的压力与挫折。大学时我曾有这样一个四人小团体,两男两女,总是形影不离,到辅导员或是同学发现缺人都会很自然地询问其余的人。
但我在一段时间后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剩下三位似乎是更风云一点的人物,总是在人群中耀眼的那一个,而我却似乎总是缺乏存在感,而内心又不想成为这样出于习惯而依附其中的多余之人。于是我开始刻意回避和逃离,当然,表现拙劣的我并不懂如何隐藏,很快就被察觉。
可以说比起多崎作我是幸运的,没有被抛弃,也没有什么误会,另外三位在一个夜晚把我堵在男生宿舍楼下让我讲出心结,并逐一进行排解,关于个性和存在感的回应我可能依旧觉得是安慰,但有感受到自己有被这段关系和模式所需要,自己的情绪有被他们所认真看待,我们的关系有被珍惜。即使后续因为城市和很多原因已经少有共同行动的机会了,但是依然有着不错的联系,以及到了任一成员所在的城市所首先会想到的人。
『斯通纳』其实也描述了许多关于生活的平凡与人格的完善这一块,不过话题比较庞大,可能以后会结合着『Normal People』一起讲讲。
善意与慈善
上周看到 Manjusaka 发的一条推文:
一个好消息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妹子和我一起资助的一个大凉山的学生,比较顺利的考上了东部沿海一个还不错的公立大专。算是迈出了走出来的第一步,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大专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大凉山的孩子来说,这一步已经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
欢迎大家一起来资助学生,毕竟
#教育是最好的公益
后来也了解了一下『壹个村小』这个组织,打算后续关注一下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援助一位。
其实我很难将自己这些举动赋予“慈善”这样高尚含义,自己也曾有过以之为炫耀或是谈资的时候。
高考结束那年和挚友去了湖南的一个山村支教,参加了一些活动、教了一些课、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然后匆匆离去。后来大学开始的时候一次在班群讨论过关于支教的事,当时我讲了这段经历(或许带着一些隐隐的自豪,“看!我还做过这样的事”),有一位同学回复让我印象深刻,具体的言辞记不清了,大意是质问我是否想过这样一波一波的支教老师似乎带着自己的目的去让那些孩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想象和温暖,然而却匆匆离开,可能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生活也不会再与之交轨,比起这短暂传递的所谓“知识”,究竟是益处更多还是伤害更大。
后面大家的议论我记不清了,我想我无非是还带着对那些孩子们的不舍之情说了“我之后有机会会再去看他们的”这样的话。那时是 2015 年,7 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回去过,她是对的。
后面自己很小心翼翼地对待这样的事,也不再敢称什么慈善,生怕自己出于虚荣做出这样自我满足的事。记忆里也就是在系里支教团号召捐钱买冬衣的时候略多出一些以尽绵薄。
这次看到了 Manjusaka 的这条推,感受到了由衷的开心,也希望自己也能以这样的方式多做一些什么吧。
其他
这个部分会记录一下自己的输入输出以及其他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输入
书籍
- 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不论是在工作伦理时代还是后来的消费主义,即使加上了伦理、道德这样冠冕堂皇的措辞,穷人终究仅仅是一个符号而从未被当作一个群体来正视,不断变化的规则秩序或是不同的态度也只是每个社会选择了它在那个阶段偏爱或允许的方式,即使赋予了穷人“价值”也不过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 九宫格写作法,一本小书,精简且文风很有吸引力,之前自己其实一直不爱看这类“如何阅读/写作”这样的书,但随着自己开始博客更新后也常常感受到表达方式的局限,很有启发,尤其是在信息收集与整理这一块,在自己的实践上结合 Logseq 的每日记录各种想法,能为写作增加很多思路。
- 斯通纳,高中时草草读过一遍,最近重读又有很多新的感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设定都是文学专业,读的时候联想到了 Normal People 普通人,前两年很火的剧。大概一个普通人的一生总是这样琐碎且真实,学业、爱情、婚姻无不充满着破碎感,无力改变却又认真地生活着。最近越来越喜欢这样朴素笔触下的平淡人生和它传达出来的生活态度,大概慢慢也老了(虽然这么讲有些矫情
-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最近难得的一口气读完的实体书,村上的文字常常有这样的魔力,似乎只是在描述一些琐事和心里的杂念,却又吸引着人去探究各个元素之间的关联。这本书主要关于友谊的破碎以及失去。不禁联想到我所在的一个三人小群体,寄托了过多依赖的自己也许已经无法承受失去的代价了,只是随着生活与时间流逝我们所需要面对的也更多了。
剧集
- 医院五日,看了一半多,讲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时候的一些事,难免不让人联想到武汉疫情当时的一些事
- 龙之家族,权游前传,目前看了一集观感一般
电影
- 隐入尘烟,第一感觉想到了无依之地,紧接着是活着。雨中那一段既感动又心疼,默默祈祷着苦难不要降临,却也于事无补。但静静看完的两个小时里观感上并没有太多渲染苦难的痕迹,大概这就是中国人真实的苦难本身的样子,一代又一代人地重蹈覆辙。
动漫
- 夏日重现,甚至有些舍不得结束了,很难得到了 20 集还在期待后续发展的番,千万别烂尾
游戏
- 八方旅人,工作日晚上闲暇的时候打了一会儿,高清马赛克的体验还是挺不错的
- 极乐迪斯科,这周生病了,停滞了没玩